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百合花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的取材方式;体会文中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作品中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具体表现,理解细节在本文中的作用;运用对比思维探究文章主旨。

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索这篇战争题材的短篇小说的美学技巧;跟随人物关系戏剧性的变化,走进那些可敬可爱的年轻人,感受战火中别样的青春。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感受革命战争年代,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体会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激励学生,走向有担当、有价值的理想人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赏析小说以“细节”为重点的人物描写艺术,分析人物形象与情感,以解读出小说的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恰当的叙述角度对小说表达效果的影响,赏析小说的构思艺术。

三、过程与方法:

教授本课是出于一次赛课的需要,这样一个六千余字的小说作品,想在一节课里“讲出点什么”,是不容易的。况且这篇小说是课本里的常客,关于作品已经有很多的分析和讨论,关于教学也有很多成型的思路和做法。我决定,那就回到自己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去和学生交流探究。

读完这篇小说,它最打动我的地方不是战争促使人们身上表现出的激情和勇气,而是他们身上还有的深情和体面。他们依旧在生活。那床百合花棉被连接了一场婚礼和一场“葬礼”,而这,是朴质的老百姓在战争中也要坚守的“照常”生活下去的尊严。这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也在内某种意义上完成了对战争的无声控诉。这一点,成了我设计这一课的起点。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故事”,小时候我们听着妈妈讲的故事入睡;长大后我们通过许许多多的书籍电影去读前人的故事、他人的故事,来理解自己的生活。今天我们就借由茹志鹃女士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一起穿越回年的那个中秋节去看看那一天,人间的一个角落,有怎样的故事上演。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茹志娟年生于上海。3岁时(年)亡母,幼年随祖母做手工活为生。11岁(年)进上海私立普志小学读书,一年后辍学。13岁(年)祖母逝世,曾被送入上海基督会所办的孤儿院。后经补习插班入浙江武康中学。18岁(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后担任苏中军区前线话剧团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岁(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后任文工团组长、分队长、创作组副组长。22岁(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6岁(年)创作的话剧获南京军区55年文艺创作二等奖。30岁(年)转业到上海,任《文艺月报》编辑。33岁(年)发表多篇短篇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受到茅盾的赞赏,从此声誉鹊起。

2.介绍背景

《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并非来自真人真事,但小说里描写的战斗及战斗的时间地点是真实的。年中秋节,总攻海岸之战打响,茹志娟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做战勤工作。她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去借被子。战斗开始后,她负责记录那些牺牲的战士的姓名单位,在这过程中不禁设想他们的家庭亲友、他们生前的愿望,以及他们心中的秘密。当时的情景和想法她一直没有忘记。

年前后,茹志娟的丈夫王啸平被错划为“右派”。丈夫处于岌岌可危之时,茹志娟却无法救他,而且由于她与丈夫在具体的工作问题上常常站在同一战线上,她也不得不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一遍一遍地检讨自己的思想。在承受着政治氛围和紧张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无形压力的同时,她不无感慨地回忆起战争年代的同志关系,回忆起年那个中秋夜以及在解放战争中遇到的各种人和事:莱芜战役中,她跟随一个通讯员去前沿,在路上敌人的炮弹不时呼啸而来,通讯员为了减少伤亡有意拉开距离,但她却紧张得不由自主地靠他身边靠近,通讯员一见她走近就加快步子往前跑;某次战斗时,她和汪岁寒到一个班里旁听开班会,听说了一位排长的事迹,那位年轻的排长是战斗英雄,却很害羞,说说话就脸红,说的也平常的家常话,这种反差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回首往事,茹志鹃感到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于是,茹志娟决定要写一个普通的战士、一个年轻的通讯员的故事,首先设定的便是他的性格:质朴羞涩。而至于小说的主题她并未想过。她大约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小说,但作品寄出去后不久便被退稿,理由是“感情阴郁不能发表”。几经周折,小说《百合花》终于发表在年第3期的《延河》杂志上。

3有关文学常识

(1)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小说三要素

(2)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言说主体的文学。代表作家有:铁凝、王安忆、林白、陈染等。茹志鹃用女性的眉笔细腻地展现了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心灵历程和情感变化,显示了茹志鹃在十七年时期作为女性作家的独特性。

(3)百合花

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百合象征夫妻恩爱,百年好合,一直是婚礼上的用花。

二、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⑴读准字音

撂(liào)讷讷(nènè)忸怩(niǔní)

憨憨(hānhān)执拗(niù)髻(ji)

尴尬(gāngà)讪讪(shànshàn)瞅(chǒu)

挟(xié)嬷嬷(mómó)砦(zhài)

虔诚(qián)磕磕绊绊(kē)

⑵理解词语

形容犹豫;指停留,徘徊不前;形容得意的样子。

拘谨不自然。

形容说话迟钝。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傻气,难为情。

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形容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三、学生略读全文,初步感知内容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

《百合花》共59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1.(序幕):接到任务(1-3自然段)

2.开端:去包扎所路上(4-23自然段)

3.发展:借被子(24-41自然段)

4.高潮:通讯员牺牲(42-57自然段)

5.结局:百合花被子盖住通讯员(58-59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故事”,小时候我们听着妈妈讲的故事入睡;长大后我们通过许许多多的书籍电影去读前人的故事、他人的故事,来理解自己的生活。今天我们就借由茹志鹃女士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一起穿越回年的那个中秋节去看看那一天,人间的一个角落,有怎样的故事上演。

二、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序幕):接到任务(1-3自然段)问题设计

“我”的身份是什么?接到了什么任务?

参考答案:“我”是文工团的一位女同志,接到了到前沿包扎所帮助工作的任务。

2.开端:去包扎所路上(4-23自然段)问题设计

本部分出现了几个人物?本部分内容可分为“走路”和“对话”两部分,这两个情节都表现出“奇特”特点,请回答这些“奇特”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

参考答案:去包扎所路上,出现两个人物——“我”和通讯员。“走路”奇特表现在,通讯员不和“我”一起走,而是总走在“我”前面,但又不离“我”太远;“对话”奇特表现在,两人说话并非对等,而是“我”问,通讯员答,“有些像审讯”。

3.发展:借被子(24-41自然段)问题设计

借被子情节出现了一个新人物,是谁?借被子过程中有哪些曲折?

参考答案:新媳妇。通讯员开始没有借到被子,后来“我”和通讯员一起去,借到了被子。

找出描写被子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参考答案: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作用:这处描写说明被子之新,证明新媳妇的身份;又为下方作铺垫;还照应题目,深化主旨。

找出新媳妇肖像描写与神态、动作描写的句子。

参考答案:肖像描写: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

神态、动作描写: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

第30自然段句子“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为铺垫内容,请找出下文与之相照应的句子。

参考答案:第35自然段中句子: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

4.高潮:通讯员牺牲(42-57自然段)问题设计

找出与第42自然段铺垫句“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照应的句子。

参考答案:照应句子在第57自然段,“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三、再读文本,理解主旨

1.把下面片段中的“张皇”改为“惊慌”可以吗?为什么?

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

答案:不可以。“张皇”的意思是恐慌、慌张,侧重“慌”。“惊慌”,害怕慌张;有“害怕”“惊”的意思。句意侧重“慌张”,故不可将“张皇”改为“惊慌”。这一神态描写,是在写“我”刚刚结识的小通讯员那种腼腆、羞涩、局促的神态,表现他质朴纯洁的心灵。

2.把下面片段中的“数摸”改为“玩弄”可以吗?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我还想问他有没有对象,但看到他这样子,只得把嘴里的话,又咽了下去。

答案:不可以。“数摸”这一动词对动作的描写更加具体,更突出了小通讯员那种忸怩的神态,紧张局促的心理。“玩弄”,摆弄着玩耍,不能表现人的紧张的心理。

3.课文中几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说说它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答案:文中先后四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着特殊的作用。①第一次是在“我”和通讯员从新媳妇家借了被子出门时,通讯员由于“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结果“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夹了被子就走。”这一细节,一方面写出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执拗,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在情节上为第二次出现作铺垫。

②第二次是当通讯员回部队时,“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的”。这一细节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理和回部队时乐观的情绪。

③第三次是在通讯员临牺牲前,被安排在屋檐下那块门板上,“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这一方面印证了牺牲的就是通讯员,照应上文,铺垫下文;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和“我”为此而万分痛惜的心情。

④第四次是在作品的倒数第四段,“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有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这一细节不仅照应了上文,更表现了新媳妇把通讯员当作亲人,对他无比崇敬的感情。“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新媳妇在缝衣服的同时,也把这种感情通过那细密的针脚注入英雄穿的衣服里,新媳妇的感情得到一次升华。

4.文章以“我”为视点,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能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如第11段写“我”对故乡竹海的联想,写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这样写,一方面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高尚的英雄,景物美与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抒发了“我”对故乡无比热爱之情,推动了“我”的感情发展,即由先前的生气,到发生兴趣和“亲热”起来。(2)这样写,大大扩展了作品的容量,表现了战士之间那种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无瑕高尚动人的情感,即人性的美,加强了作品的抒情色彩,增强了作品感人的艺术力量。(3)更有利于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等多种方式,使结构严谨清晰,又张弛有度,富于节奏感。

5.本文以象征纯洁感情的“百合花”为题目,有什么寓意?

答案:“百合花”是小说主人公新媳妇的嫁妆(新被子)上的图案,也是新媳妇纯真、高洁的优美品格的象征,更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斗争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它情态淡雅、气味芬芳。作者以此为题,不但会让读者联想到新媳妇那美丽纯洁的心灵,也能让人体味到小说含蓄的主题及“清新、俊逸”(茅盾语)的风格。

四、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通讯员

团部通讯员,在战斗开始前奉命护送女文工团员去包扎所。他是一个刚参军一年、只有19岁的农村青年,稚气未脱离,质朴、憨厚、不善言辞,更怯于与陌生女性交往,有时执拗得有点任性,有时活泼得可亲可近。他热爱生活,关心同志,体贴别人。在战斗中,当一颗手榴弹在担架队员们中间冒烟乱转时,他毫不迟疑地扑了上去,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解除了人民群众的危难。[3]

新媳妇

过门刚三天的农村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善良纯朴开朗,也有着新嫁娘的矜持羞涩。一条印着白色百合花的新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所以她十分珍惜这条被子。小通讯员来借被子时,她没好意思说出不借的原因,只一味地表示不借,让本来就拙于与女性打交道的小战士很为难。经过女文工团员做工作,她终于同意借被子,同时心里对小通讯员充满了歉意。

“我”

年轻的女文工团员,大战前夕,被派到前线包扎所帮忙。热情开朗,善于作群众工作。在与通讯员同行和借被子的过程中,对这个憨厚质朴的小同乡产生了一种比同志、比同乡更为亲切的感情。在包扎所帮助照顾伤员时,她心中还时不时想到通讯员,担心他在战场上会不会受伤,受了伤会不会被落下。

五、拓展延伸

1.讨论作品的现实意义

明确:

①感知人情美和人性美,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

②鼓励人们,特别是青年,要加强自我锤炼,提升国民素质;

③摒弃戾气,促进社会和谐,共筑中国梦。

六、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主题探究

明确:小说通过解放战争时期一次战役中通讯员、新媳妇与“我”之间的故事情节,表现了战争年代里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也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纯洁美好的关系,歌颂了人性美与人情美。

七、课文总结

《百合花》是茹志娟的代表作,也是战争题材小说中的一朵“百合花”,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课本上的学习提示中编者已经明确告诉了这篇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同时也清楚地告诉了学生在阅读时应抓住的重点,只不过没告诉学生的是主题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具体指什么,这恰恰正是学生需要根据学习提示中给出的研读方法去紧扣文本深入分析而总结的。

八、作业布置:

以“青春“为主题,写一篇字的小短文。

教学反思

设计问题是语文老师在上课前要做的主要工作,可以说,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质量。传统的上课模式一般为老师事先好课文的相关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适时地提出让学生来回答。这样的事先设计有它先天的优势:教师能很好地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重难点,也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并按照计划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预设自有其合理性和成效性。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它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教师对课文的理解而设计的问题,很多时候它不能关照甚至完全忽略了学生对课文存在的疑惑,即出现了教师和学生“问题的不对称”的现象。通俗地讲,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可能完全不感兴趣,而学生想要解答的问题教师却从未提及。

针对这种教学状况,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大胆地设计一种新的提问方式?即让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然后学生来回答,回答不上来的,再集体讨论探究进而得出答案。我们可以称之为“自问自答”模式。这种模式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使他主动地、深入地去读课文,然后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难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reloms.com/afhpz/2749.html

冀ICP备2021020411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