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往事如烟,似燕过无痕,风过无迹……”我说:“哪怕是一次内心的悸动,也会像一杯云里毛尖,回味无穷。”
窗外秋雨绵绵,恰似哭泣的百合花。独自坐在书桌前,回忆又爬上眉梢……
那天,妈妈说外婆的祭日快到了。我猛然一惊:外婆,一个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我曾在脑海中无数次的构想过外婆的模样。因为,在我的记忆深处,外婆只有一副轮廓,一副似乎被风化了的轮廓,模糊而又永恒……
还记得野谷的那首短诗:
又老又穷
那就是外婆
她总是不安的说
“我没什么带给你的”
待我懂得时
你已长眠地下
有什么比得上你的深厚
外婆,你给了我妈妈
我想“又老又穷”是每个老人特有的吧。就像经过岁月洗礼后风干了的树叶一般,终究是要落叶归根,长眠于尘土之下……
听妈妈说着我和外婆之间的故事:
那时,我刚上幼儿园。父母常不在家,我就随着外婆一同长大。清晨,外婆会早早的起床给我做早饭。然后,牵着我的手送我去学校。我调皮了,她不会骂我。我惹她生气了,她不会怪我……
听着妈妈的诉说,不知何时何物模糊了我的视线。可脑海中关于外婆的记忆却愈益清明。我仿佛看见了儿时的我,仿佛看见了儿时上学所必经的那段曲曲折折、歪歪斜斜的山路,仿佛看见了在小路的尽头有一位老人,她似乎在向我微笑。我想,那就是我的外婆吧。她跟所有的老年人一样,有一双粗糙得长满老茧的手。还有一张布满了永恒岁月痕迹的脸,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辛酸。命运的重担压弯了她的腰,可她却给了子女笔直的脊梁。
当烈日烘烤着世间万物,大家伙都躲在屋里不愿外出时,耐不住寂寞与炎热的知了也在枝头百无聊赖的唱歌时,在山路的尽头,你依然会看见一位汗流浃背的老人;在凛冽的寒风呼啸中,树木也耐不住严冬的侵害纷纷凋零时,在山路的尽头,你仍然会看见那位已被冻得瑟瑟发抖的老人。人们都知道,她是在等她的外孙女放学回家……
当贪玩的我,放学迟迟不归时,山路尽头的那位老人则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的向路的另一端张望,逢人也就会问上一句:“你看见我家孙女了吗?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路上摔跤了……”随后又是一阵焦虑布满额头,眼睛也比以前更忧郁了,仿佛眨眼就会有泪水横流……
当看见犯了错的我归来时,她不会有半句嗔怪,反而像个小孩子一样开心,脸颊上的笑容也会温婉得像初冬清晨的太阳……
关于外婆的记忆,虽然零碎,但却深刻了。虽然不伟大,但却庄严了;虽然不完美,但却真诚了……
现在的我有时也会傻傻地问自己:“儿时的我会不会是一颗沙子呢?”此时,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开心,还是伤感?是怀念,还是内疚?真的无法用简单的言语来表达,亦或是酸酸甜甜的吧。
秋天的空气总是很萧瑟,枯黄的树叶在头顶上飘荡,时间就在指缝间流逝,记忆就在特别的滋味中深埋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