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优秀范文读一座城市的性格
行走于栖身之城的大街小巷,可曾于俯仰之间读到一座城市的“方圆”性格?
纪伯伦曾说:“在任何一块土地上挖掘,你都会找到珍宝,不过你必须以农民的信心去挖掘。”若乡村是出自上帝之手的简朴素描,那城市便是开在人智慧沃土之上的绚丽之花。从天时,因地利,又汲取了人类灵魂的温度,因而姹紫嫣红,以不同的性格与姿态于历史长河之畔绽放。
读罗马,触摸那方正刚强的剽悍与沧桑。“我来,我看见,我征服!”凯撒从这里出发,带着可以吞噬太阳的狂热去“收复”注定匍匐于脚下的土地。
行走于古城罗马,地中海灼人的日光与咸涩的海风永不停息地吹刮着双目与脸颊。废墟静默地伫立着,从城市边缘一路绵延至繁华的市中心,以无言昭示着粗犷的呼啸着的往昔,以毁灭与残损宣示着永恒。罗马的苍凉恍若中国塞外的茫茫黄沙,但又不同,唯有罗马的日光、罗马的海风、罗马的尘埃与废墟,才能铸就罗马人的方正与刚强。
沿着经线向上,越过阿尔卑斯山的皑皑白雪,我来到多瑙河畔的维也纳。烈日隐退,废墟消亡,只有浓密的树林与潺潺的流水,在小城安详沉睡的街巷里合奏着圆融的乐章。读维也纳,聆听那圆融和谐的天籁之音——蓝天白云、云雀和夜莺、屋檐、乡舍、林间幽静的小道……
正是海利根斯塔特树林间倾泻的日光,挽救了站在灭亡边缘的巨人贝多芬;一如多瑙河母亲般的柔波,给了施特劳斯轻捷翻飞的灵感。每一幢古朴的小楼、每一座精巧的建筑,都在阳光下跳跃着圆满天地的音符,每一座桥的轮廓之中都蕴含着喷薄音乐的张力。
是人与自然的沟通融合谱写了维也纳独一无二的性格,成就了以音乐书写姓名的城市的奇迹。也许那柔和中少了几分历经时光磨洗的沧桑,但圆融之中迸发的生命力却是给一个罗马也不可交易的宝藏!
城如人,人如城,何必追求他人的“方”而失却自己的“圆”?何必坚持自己的“圆”而磨去他人的棱角与个性?方圆各异,各得其妙,世界才得以放出夺目的光彩。
“不要给百合花镀金。”让罗马的“方”归属于罗马,让维也纳的“圆”归属于维也纳,让我们回归本真的自我,坚守自己的“方圆”。
名师点评文章语言优美动人,作者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古城罗马和音乐之城维也纳,将这两座城的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性格,作者笔下的罗马和维也纳是两个个性鲜明的城市,一个代表着剽悍和沧桑,一个代表着音乐的力量,选材新颖。作者立意巧妙,看似描写古城罗马和音乐之城维也纳,实则寓意在人,人和城都是一样的,告诫人类要回归本真的自我,坚守自己的“方圆”。#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