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高企一年亏掉15亿,锂电跨界者龙蟠

文|华夏能源网

在锂价动荡的年,锂电产能内卷严重。“卷”在正极材料领域的一位A股上市公司老板石俊峰,遇到了和大多数同行一样的难题:行业处于下行周期时,是逆势扩张,还是顺势减产?

石俊峰是龙蟠科技(SH:)的实控人,公司发展初期以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业务为主业,并逐渐成长为该行业的头部玩家,业界曾将其称为润滑油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

年时,石俊峰决定进军新能源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成为妥妥的跨界者。这一决定曾为这家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年,龙蟠科技营业利润突破11亿元大关,而在上一年其利润还不到3亿元。

但锂电行业年以来的日子并不好过。自年起,行业产能过剩加上碳酸锂价格下跌,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也随之大幅下降,龙蟠科技全年亏损高达15亿元。截至年末,龙蟠科技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了75.72%,短期银行及其他借款约达6.06亿元。

行业下行叠加业绩承压,该如何抉择?龙蟠科技选择了继续加码。

5月1日,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引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资本入股旗下公司常州锂源,继续加码磷酸铁锂业务。有业内人士判断,龙蟠科技或有意分拆常州锂源独立上市。

今年月末,龙蟠科技曾向港交所递表谋求二次上市。本有一个IPO计划,为何还要另起炉灶?高负债压力下,龙蟠科技的扩产计划能否如愿?

扩产目的何在?

从行业来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已经陷入产能过剩。按照正极材料龙头湖南裕能(SZ:)在公告中披露的情况,磷酸铁锂过剩的产能将到年至年才能出清。

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许多正极材料生产商开始选择减产。近期以来,惠云钛业(SZ:)、云天化(SH:)、万润新能(SH:)、百合花(SH:)先后公布了停建或延迟了相关项目的计划。

对于常州锂源此次增资扩股的目的,龙蟠科技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增强常州锂源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业链上的项目研发、市场拓展、产品量产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而龙蟠科技谋求在港交所上市,其募集的资金一部分也将用于常州锂源湖北襄阳工厂的新磷酸锰铁锂生产线的投入。

常州锂源是龙蟠科技在年并购了贝特瑞(锂电材料负极龙头)旗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后,双方合资组建而成。自去年起,常州锂源的重要业务就是推广其磷酸锰铁锂产品“锰锂1号”。

为应对锂电池容量密度不断增长的需求,正极材料市场也迫切需要技术迭代,而磷酸锰锂被称为“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下一代技术”。常州锂源意图将“锰锂1号”打造成拳头产品,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龙蟠科技在港交所上市所募资的另一目的,是对印度尼西亚工厂二期进行投入。其目的不言而喻,即“卷”向海外市场。

事实上,石俊峰早前就布局了海外市场。早在年11月,常州锂源就计划在印度尼西亚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投资开发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如今该项目已经投产。龙蟠科技寄希望于港交所上市,其募资的一部分即计划为该工厂的二期项目募集资金。

正极材料厂商们纷纷布局海外,一方面是看到了海外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的销量增速空间,另一方面,龙蟠科技的主要客户宁德时代(SZ:)等也均在印尼投建了工厂,可以说是紧跟客户的步伐。

资本“操盘”引发投资者质疑

石俊峰“如意算盘”的背后,到底有没有足够规模的资金支持?

分析其财报数据来看,年,龙蟠科技全年亏损高达15.1亿元,而在今年一季度,又亏损.5万元。同时,由于近年来的大规模扩产、收购,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从年到年,龙蟠科技资产负债率从28.%飙升至75.73%,短期借款也从.07亿元暴增至6.06亿元。如此大的变动,一度引发证监会的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reloms.com/afhhy/5722.html

冀ICP备2021020411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