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贵州人丨退伍不褪色,兵支书孔

治白癫疯办法 http://www.jk100f.com/m/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贵州人,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迎难而上的勇气、主动作为的志气、开拓创新的锐气;从他们的故事里,你能读懂“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因为,他们是新时代的贵州人。

80后的孔祥印年退伍,在外工作了11年后,毅然辞掉工作,回乡发展,目前任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街道甘塘村村支书。他,到甘塘村委会工作后,将军人实干、担当的作风带到了工作中,与村支两委班子一起着手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向日葵是甘塘村新种植的花卉品种,刚开始种植时村民们心里都没底,但凭着对孔祥印的信任,大家陆续加入到种植向日葵的队伍里。

海坪街道甘塘村村民郑志康说:“自从跟着孔支书种植向日葵,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来大棚里看看,跟着孔支书学习种植技术,看今年向日葵的长势,预计每个人能获得四五万元的收入。”

孔祥印在向日葵种植大棚里与村民分享种植经验

孔祥印告诉记者,甘塘村这几年一直种植百合花,销量也不错,为了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孔祥印便开始盘算着新增种植花卉品种。为了不辜负村民们的信任,在新品种的选择上孔祥印做足了准备。

孔祥印介绍说:“通过去云南斗南花卉市场、贵阳鲜花批发市场等地考察之后,我觉得向日葵的市场前景不错,于是我们决定拓展新品种。去年种了株,试种成功后,今年大面积推广,目前种了20个大棚,预计产值能达到15万元左右。”

从食用菌种植到花卉种植,大家也从一开始的瞻前顾后变成主动参与,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就业岗位变多了,就近就业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孔支书带领我们做了不少的事情,现在我在食用菌大棚里工作,每个月都有两三千块钱的工资,我们村的产业为老百姓解决了不少的就业。”海坪街道甘塘村村民周训高说。

孔祥印对甘塘村村民进行走访

甘塘村通过创业就业、产业带动,外出务工等、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年为元,到年为元,目前为止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通过产业发展,创办村集体公司,合作社等等,目前村集体经济达到38万余元。

在甘塘村,提起村支书孔祥印,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大家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现在的甘塘村产业更兴旺、环境更美丽、乡风更文明、乡村治理更有序、村民生活更美好......充满生机的村庄正在奋力描绘着乡村振兴美好愿景。

孔祥印说:“作为一名村支书,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带领全村共同致富是我的责任。下一步,在干好全村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将重点发展产业,争取让每一户农户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记者:兰杰欣)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reloms.com/afhhy/3398.html

冀ICP备2021020411号-15


当前时间: